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别直参,详人参条。
【生卒】:五世纪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刘宋医学家,精通针灸及医药,医术高明,被誉为“上手”。著作甚多,计有《脉经》、《偃侧杂针灸经》、《偃侧人经》、《明堂图》、《本草》和《药方》等,均已佚。秦承祖是较早
《类证治裁》卷八方。皂角七钱半,川椒、细辛、矾石、五味子、干姜各五钱。为末,囊盛,大如指,长二寸,纳阴中。治脂瘕,新产交合早,胞伤,子户失禁,精血杂下如膏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髋关节出臼,详胯骨出条。
出清·罗思举《简易草药》。为八角枫之须根,详八角枫条。
十五络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太阳络脉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音嘶。指声嘶因于风冷所伤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:“中冷声嘶者,风冷伤于肺之所为也。肺主气,五脏同受气于肺,而五脏有五声,皆禀气而通之。气为阳,若温暖则阳气和宣,其声通畅。风冷为阴,阴邪搏于阳气
【生卒】:约八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攻研医学,曾任润州(今江苏镇江)医博士。认为唐以前本草诸书所载的药物太繁杂,检阅不便,删去不急用和有名未用的药物,撰成《删繁本草》5卷,已佚。
见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为水葱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相气十法之一。诊察病人面色的浮露与隐沉以了解疾病的表里浅深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察其浮沉,以知浅深。”《望诊遵经》:“浮者病在表,沉者病在里。”初浮而后沉者,病自表而之里,初沉而后浮者,病自里而之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