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孙文垣医案条。
见治疔汇要条。
医疗保健体育著作。1卷。清·张映汉撰。刊于1823年。作者介绍用自我按摩方法,由脐下(丹田)开始,按照头部、胸腹、上肢、背部、下肢的顺序结合经络经穴的位置与主治,依次操作。所用手法主要有搓、揉、挖、捏
【介绍】:见吴嘉言条。
①属于阳气的一种。生于水谷,源于脾胃,出于上焦,行于脉夕卜,其性刚悍,运行迅速流利,具有温养内外,护卫肌表,抗御外邪,滋养腠理,开阖汗孔等功能。《灵枢·本脏》:“卫气者,所以温分肉,充皮肤,肥腠理,司
解剖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《目经大成》卷一:“风轮下一圈收放者,为金井。”即瞳神。因其清莹幽深,内有神水(房水)而似井,又因五行学说金生水,故名金井。详瞳神条。
亦称元气。包括元阴和元阳之气。禀受于先天而赖后天荣养而滋生,由先天之精所化,故名。它发源于肾(包括命门),藏于丹田,借三焦之道,通达全身,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活动,为生化动力的泉源。《难经·三
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五方。当归、赤芍药、连翘各一钱,川芎、天花粉、乳香各七分,白芷、白蔹、栝蒌仁、黄芩(酒炒)各八分,白蒺藜、生甘草节各四分,防风、桔梗、柴胡各五分。水煎,临卧热服。治腋下瘰疬,因酒怒而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芡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水湿入于耳中,耳内肿痛致使听力减退者。《医学入门》:“湿聋,因雨水浸渍,必内肿痛。”或湿邪内蒸上蒙。症见耳内肿痛,内有呜呜水声,听力减退。治宜以凉膈散加减。参见耳聋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