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温服

温服

指药汤不冷不热时服下。一般的补托、温养药均宜温服。现在多种性质的药汤都用温服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霍乱

    病名。出《灵枢·五乱》。俗称触恶。泛指突然剧烈吐泻,心腹绞痛的疾患。《诸病源候论·霍乱病诸候》:“霍乱者,由人温凉不调,阴阳清浊二气有相干乱之时,其乱在于肠胃之间者,因遇饮食而变发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

  • 内伤咳嗽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。指肺脏虚弱或它脏累肺所致的咳嗽。《医宗必读·咳嗽》:“劳役情志伤其内,则脏气受伤,先由阴分而病及上焦,此自诸脏而后传于肺也。”其表现为起病缓慢,咳声轻微,并有脏腑虚损及

  • 张仲岩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睿条。

  • 小阿魏丸

    ①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七方。山楂肉三两,石碱三钱,半夏一两,阿魏半两。阿魏醋浸,余药为末和丸,白开水送下。治小儿食积、肉积,腹中胀满。②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四方。阿魏(醋化)、山楂各一两,黄连

  • 本草类要

    见医学摘粹条。

  • 铜盘一枝香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狗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目晨昏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目中常早晨昏。详该条。

  • 李言闻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子郁,号月池。蕲州(今湖北蕲春)人。名医李时珍之父,精研医药,对李时珍很有影响。著有《四诊发明》、《痘疹证治》等书,已佚。并对宋代崔嘉彦的《脉学举要》加以删补。

  • 大通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僧医。经皇甫镈、李道古荐于宪宗朝,为待诏翰林。穆宗时(821~824)因“医方不精,药术皆妄”被杖死。

  • 太阴经病

    病证名。指太阴经受邪引起的疾患。亦称太阴经证。宜辨虚实。《医学心悟·太阴经证》:“太阴经病,自古混同立言,故方药多错乱,今细按之,有三法焉。夫太阴有传经之邪,有直中之邪,有误下内陷之邪,不可不辨也。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