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手术器械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。自隋唐到后世,制烙的材料不断改进,由铁钉、铁篦、铁器发展到银烙匙、金烙铁。应用范围也由用切开排脓到瘤肿切除、止血。眼科烙的应用,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。《目科正宗》所用系由全铜制造,长约四寸(见图113)。攀睛胬肉割治后,以烙烙之,以防复发。亦用于烙治睑弦赤烂、胞肉胶凝等。

图113

猜你喜欢

  • 肺主行水

    人体的水液代谢,与肺气的肃降有密切关系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。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。”后世据此而立“肺为水之上源”的论说,如果肺气肃

  • 文先果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刺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眼带

    指眼外肌。支配眼球的转动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:“若风寒直灌瞳人,攻于眼带,则瞳人牵拽向下。”

  • 经来头痛

    病证名。即经行头痛。详该条。

  • 川椒目

    见《赤水玄珠》。为椒目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海椒七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红毛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红尖出血舌

    全舌红绛色,舌尖出血如溅。为热盛营血之候,宜用犀角地黄汤加大黄、黄连等治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指路书

    彝医著作(又称《人生三部曲》)。约成书于明末清初。作者不详。内容为论述婴儿发育的过程。指出婴儿出生后,3个月会笑、6个月会跳、7个月坐、8个月爬、9个月会站立等发育过程。认为需长大至20岁,人体发育成

  • 温病入门

   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
  • 琵琶骨

    骨名。即肩胛骨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