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烦冤嗽

烦冤嗽

病名。指肾虚气逆作咳。《素问·示从容论》:“咳嗽烦冤者,是肾气之逆也。”《不居集·烦冤嗽》:“《素问》云,咳嗽烦冤,是肾气之逆也,八味丸安肾丸主之。”《证治汇补·咳嗽》:“咳嗽烦冤,肾气之逆,以肾为藏气之脏也。凡咳嗽引动百骸,自觉从脐下逆奔而上者,乃肾虚气不归原,宜所服药中加补骨脂五味子以敛之。”《医宗必读·咳嗽》:“肾虚而龙火亢上则乘金而为咳嗽,烦热冤苦,此虚痨之候也。”《医门法律·咳嗽门》:“伤肾之咳,气逆烦冤,牵引腰腹,俯仰不利,六味地黄汤加五味子。”参见咳嗽、肾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琵琶

    推拿穴位。出《小儿推拿广意》。位于肩前方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立法·按法》:“琵琶在肩井下,以大指按之,能益精神。”

  • 心气不足

    即心气虚。详该条。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:“心气不足,邪气入中,则胸满而短气。”

  • 一口血

    ①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水八角之别名。②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草血竭之别名。③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红白二丸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疹后肺炎

    麻疹后期併发肺炎。①疹后邪热未清,高热嗜睡,气喘息促,咳嗽痰阻,舌鲜红,苔黄燥,脉沉数。因疹后热恋,气液两伤,痰热互结,肺气不降,治宜泻肺涤痰,生津润燥,补泄兼施。方用沙参、麦冬、白前、桑皮、竹叶、半

  • 苦灯笼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鬼灯笼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温毒发斑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·治伤寒时气温病方》。又名时疫发斑、瘟疫发斑,时气发斑。多因毒气弥漫营卫,三焦壅闭,燔灼气血所致。《重订广温热论·论温热兼症疗法》:“温毒发斑,不因失汗、失下。初起脉浮沉俱盛,壮

  • 经来白色

    病证名。亦名经水全白。《竹林女科证治》:“经血来时而色白者,兼见五心烦热,小便作痛,面色青黄,乃气血俱虚之症。宜服乌鸡丸。”

  • 半边梳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即半边旗,详该条。

  • 邹岳

    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五峰,号东山。旴江(今江西南城)人。初习儒,为邑诸生。后继父志业医,先后师事胡俊心、吴锦堂,刻苦钻研,学有所成,精内外科。其医术宗张仲景,辨虚实证极明。著有《医医说》、《外科真诠》

  • 陈氏笔谈

    见医学粹精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