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枳椇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产后阴道直肠漏。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三:“产妇小便(指阴道)出粪,名大小肠交。”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七。即油风。详该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百蕊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一。即肉刺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①指寒湿侵袭肌肤所致的痹症。又名着痹、湿痹。《素问·长刺节论》:“病在肌肤,肌肤尽痛,名曰肌痹,伤于寒湿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九:“肌痹,其状皮肤弗营,肌肉瘾(同顽)厚而不仁是也
书名。①即徐彬撰《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》,详该条。②宋·李涉撰。书未传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证辨伤寒论》一卷、《明医显微论》一卷,均佚。
病名。《女科撮要》:“产后小腹作痛,俗名儿枕块。”即儿枕痛,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14卷,梁·甘之撰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