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妊娠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阴搏阳别,谓之有子。”
即四气街。《灵枢·动输》:“四街者,气之径路也。”见气街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见《东北动物药》。即瓦楞子,详该条。
见海上方条。
病名。即发于踝关节的附骨疽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“穿踝疽,乃足三阴湿热下流停滞而成。初起内踝肿痛,痛彻骨底,举动艰辛,甚则窜及外踝通肿。有头者属阳,易破;无头者属阴,难溃。此二者初起寒热交作,宜服荆防败
病证名,又称风泄,见《医学入门》卷四。详风泄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其职位仅次于太医局令,协助太医令主管太医局工作。
指针刺时,针体在穴位内上提下插的手法。提插的幅度一般在3~5分之间,不宜过大,但其轻重快慢,则应据病情虚实而有区别。补法以插为主,重插轻提(紧按慢提);泻法以提为主,重提轻插(紧提慢按)。大幅度的反复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香茅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