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,门户,司开合,为出入之关键。呼吸之门即呼吸的关键。《难经·八难》认为肾间动气为生命的根本,主司呼吸的开合出入,故称之为“呼吸之门”。其说即后世“肾为气之根”、“肾主纳气”等理论之滥觞。
医话著作。8卷。清·徐士銮辑。刊于1886年。本书杂录诸子百家著作中有关本草、单方及医论,内容不加分类,共收医话约800余条。每条立小标题,附记出处,间有简短按语。卷6末另辑附钞1卷,系据其家藏的宋本
证名。指胁部撑胀满闷。可见于痰饮、心病、肝病等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心病者,胸中痛,胁支满,胁下痛,膺背肩甲间痛……。”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肝病,头目眩,胁支满。”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治
见踝骨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鸡蛋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清稍次于寒,温稍次于热。即偏于寒性的病证,可用温性的方药治疗。
六涎之一。指劳伤精气,髓海空虚,虚热内生,灼液而成的痰涎。《史载之方》:“脏腑骨槽,虚热转盛,其涎所积,隔在中焦,因其肾脏之虚寒,邪气与热涎相交,发为疼痛。”
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即牙痛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瘀血所致里热外凉者。《医林改错》卷上:“身外凉,心里热,故名灯笼病,内有瘀血。认为虚热,愈补愈瘀,认为实火,愈凉愈凝。”治当活血祛瘀,宜用而府逐瘀汤。
见可见性循经病理反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