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牛子

牛子
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牛蒡子之简称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痱疮

    病名。指汗泄不畅所致的一种皮肤病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八。又名疿汗疹、疿疮、痱子,由于暑湿蕴蒸,汗泄不畅所致。多见于炎夏,以小儿肥胖人易患。好发于头面、颈项、腹、背、肩、股等处。皮肤汗孔处发生密集

  • 小回回蒜

    见《植物学大辞典》。为自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日出

    指卯时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脾病者,……日出甚。”参见十二时条。

  • 脐中出血

    证名。《伤寒九十论·脐中出血》:“本少阴证,而误汗之,故血妄行,自脐中出。……予以治少阴之本,而用姜附汤。”本证亦有由肾火外越而致者,宜用六味地黄汤加骨碎补等药。

  • 触经伤寒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指经期忽然作渴误食生冷,遍身潮热,痰气急满,恶寒,四肢厥冷一证。治宜辛温解表。方用五积散之类,或酌情用厚朴、陈皮、茯苓、白芷、枳壳、川芎、半夏、香附、苍术、柴胡、干姜、青皮

  • 吊茄子

    即子宫脱垂之俗名。详子宫脱垂条。

  • 面髎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即承泣。见该条。

  • 脐痈毒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即脐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湿热便血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金匮翼》卷二。多因饮酒嗜辛,胃中蕴积湿热,下注大肠,灼伤阴络所致。《石室秘录·通治法》:“血之下也,必非无故。非湿热之相侵,即酒毒之深结。若不逐去其湿热、酒毒,而徒尚止涩之味,吾未见其下血

  • 珠村草堂医案

    见张千里医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