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牛鼻漏

牛鼻漏

病名。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:“此漏与曲尺痔相似,形状如牛之鼻孔。”故名。参见曲尺痔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①伏藏、隐藏、制伏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必伏其所主。”②脉象之一。详伏脉条。③中药炮制法之一种。详泡条。

  • 卒耳聋

    即暴聋。出《肘后方》卷六。详该条。

  • 通肠漏

    病名。见王芳林《临床实用痔漏学》。即管道通过肛门括约肌或肛管直肠环上下而深达直肠的内外瘘。宜挂线疗法或配合手术治疗。

  • 大肠热

    多由过食辛燥之品,外感热邪或肺移热于大肠所致,症见口燥唇焦,腹满痛,大便硬结或便溏腐臭,肛门肿痛,便血或痔疮出血,小便短赤,舌苔黄干,脉数有力。治宜清肠凉血。

  • 紫贝齿

    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为紫贝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曹家达

    【介绍】:见曹颖甫条。

  • 手翻托法

    正骨手法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一。适用于肘关节脱臼的整复。医者一手把定患肘,另一手牵拉其前臂,然后向上翻折以使肘关节复位。亦可用于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整复。

  • 助阳和血汤

    见《兰室秘藏·眼耳鼻门》。即助阳和血补气汤,见该条。

  • 鼻梃

    病名。①鼻息肉别名。详见该条。②鼻腔内恶性肿瘤。

  • 水气肿满

    证名。指水肿气急喘满的症候。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八十六:“夫小儿水气肿满者,由将养不调,脾肾两脏俱虚故也。……肾虚不能传其水液,脾虚不能克制于水,故水气流溢于皮肤,故令肿也。”先宜理脾利水,用茯苓导水汤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