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病名。指精神躁狂失常的病证。出《灵枢·癫狂》。多因七情过度,五志化火,痰蒙心窍或因热盛邪入心包所致。症见发作刚暴,骂詈不避亲疏,甚者持刀持杖,登高而歌,弃衣而走,逾垣上屋,力大倍常;或多食,或卧不知饥,妄见妄闻,妄自尊大,妄走不止,目夜无休等。脉弦滑数或沉紧而实等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三十四:“当以治火为先,而或痰或气,察其甚而兼治之。若止因火邪而无胀闭热结者,但当清火,宜抽薪饮、黄连解毒汤、三补丸之类主之。若水不制火而兼心肾微虚者,宜硃砂安神丸,或服蛮煎、二阴煎主之。若阳明火盛者,宜白虎汤、玉泉散之类主之。若心脾受热,叫骂失常,而微兼闭结者,宜清心汤、凉膈散、三黄丸、当归龙荟丸之类主之。若因火致痰者,宜清膈煎、抱龙丸、生铁落饮主之,甚者宜滚痰丸。若三焦邪实热甚者,宜大承气汤下之。若痰饮热壅闭,气道不通者,必须先用吐法,并当清其饮食。此治狂之要也。”《医林改错》卷下:“癫狂一症,哭笑不休,詈骂歌唱,不避亲疏,许多恶态,乃气血凝滞脑气,与脏腑气不接,如同作梦一样。”宜癫狂梦醒汤等方。本病症可见于狂躁性精神病、中毒性精神病、反应性精神病及癔病等。参见癫狂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极子

    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马槟榔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伤寒论后条辨直解

    见伤寒论后条辨条。

  • 先攻后补

    指先攻下后培补的治法。用于体虚而有急须攻下之证者。如肺病体虚,本宜培补,但病者胸胁有积水,引起咳嗽,气促,不能平卧等急迫症状,可先用逐水药攻下以解除喘促症状,后用补益药培补。

  • 寒湿

    ①病邪。致病则阻滞阳气的运行,血流不畅,发生肌肤疼痛、关节挛痹等症,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寒湿之气,持于气交,民病寒湿,发肌肉萎,足萎不收,濡写血溢。”②病证。由于湿困脾胃,损伤脾阳,或患者平素脾

  • 喉瘤

    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九。系指咽喉一侧或二侧生瘤肿起,形如龙眼,顶大蒂小者。多由肺经蕴热或肝气郁结所致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六:“喉瘤郁热属肺金,多语损气相兼成,形如元眼红丝裹,或单或双喉旁生。”《

  • 文台

    ①小儿头面部望诊的部位。即眉梢外侧端凹陷处稍上方。《奇效良方》:“文台上红脉现,伤寒三日候,主内热头疼。”②推拿穴位名。即龙角。见该条。

  • 余子敬

    【介绍】:见余士冕条。

  • 号虫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“虫形如蟹,为筋肉所化,走于皮中作声如儿啼。用雷丸、雄黄等分末,掺猪肉上,炙肉食之。”供参。

  • 李珣

    【生卒】:公元九世纪末十世纪初【介绍】:唐末五代时文学家、本草学家。字德润。梓州(今四川三台)人,祖籍波斯。其家经营香药为业。收采海药,加以详论。撰《海药本草》6卷,已佚。

  • 足太阳

    十二经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太阳膀胱经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