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王清任

王清任

【生卒】:1768~1831

【介绍】:

清代著名医家。字勋臣。河北玉田人。在北京居住数十年,曾到过滦州、奉天等地。十分强调医生了解人体脏腑的重要性,认为“著书不明脏腑,岂不是痴人说梦;治病不明脏腑,何异于盲子夜行”。主张著书立说必亲治其证,反对脱离实际和徒取虚名。敢于对古典医籍关于人体脏腑的记述提出质疑,亲身到义冢和刑场去观察尸体内脏,虚心向别人请教,并以动物解剖相比较。后绘成人体内脏图形,连同自己的医学论述,写成《医林改错》一书。其中改正了古书记述人体脏腑的一些错误,提出不少新的看法,并化裁出一些重在补气行气、活血化瘀的方剂,对后世医家有一定影响。但在解剖学方面,书中也存在一些谬误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地莓

    见《本草汇编》。为蛇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疯犬咬伤

    病名。见《卫生易简方》。即狂犬啮人。详该条。

  • 温补命门

    即温补肾阳。用壮阳补火的药物,恢复脾肾阳气的方法。命门火不足,常见五更泄泻、腹痛肠鸣、四肢冷、舌质淡、苔白、脉沉迟。用四神丸、右归丸之类。

  • 从化

    指病情从体质而变化。感受六淫邪气后,由于体质的特殊性,病理性质往往发生不同变化,如同样感受风寒邪气,阳热体质者往往从阳化热,而阴寒体质则易从阴化寒。《医宗金鑑》:“所受之邪,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,故生病

  • 出臼

    病名。出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。即脱臼。详该条。

  • 舌疮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二。又名红点舌。因心胃积热熏蒸,或胎毒上冲所致者,症见舌上生疮,舌裂舌肿,时流鲜血,口臭便秘,脉实有力,治宜泻火解毒。若虚火上炎者,多久治不愈,疮破成窟,四肢倦怠,脉虚大,

  • 邪气藏府病形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文着重邪中脏腑和病形问题的讨论,故名。内容讨论了邪气中人的部位,有中阴、中阳、中脏、中腑的不同区别。并指出进行诊察时,应色、脉、尺肤三者合参,不可偏执。接着叙述了缓、急、大、小、滑、

  • 羊不挨

    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火秧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伏邪

    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。《温疫论》下卷:“凡邪所客,有行邪,有伏邪。……所谓温疫之邪,伏于膜原,如鸟栖巢,如兽藏穴,营卫所不关,药石所不及。至其发也,邪毒渐张。”温病学说亦称伏邪为“伏气”,参见

  • 巡经传

    见《此事难知》。即循经传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