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脉经》。①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作中都穴别名。②委中穴别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
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字子礼。庐山人。从名医刘开学习,精通医术。主张结合时宜治疗疾病,反对套用古方,通过长期临证实践,将亲身应用有效药方及古人可用之方汇集整理,于1253年(宝祐元年)编成《济生方》10
证名。身肿类型之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肺热身肿之症,喘咳烦满,不得仰卧,喘息倚肩,身首皆肿,小便赤涩,此即内经诸气膹郁,肺热成肿之症也。肺热身肿之因,肺热叶焦,肺气怫郁,升降之令不行,治节之官失职,
经行后期证型之一。亦名血寒经迟。多因经产之时,感受寒凉,寒邪乘虚侵入胞宫,血为寒滞,运行失常所致。症见经期错后,量少,色黯有块,小腹绞痛,得热痛减,面色青白,形寒畏冷。治宜温经行滞。方用温经汤(《金匮
阴阳学说内容之一。以属于阳性的事物,居于阳位而名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平旦至日中,天之阳,阳中之阳也。”“背为阳,阳中之阳,心也。”
泛指胃、大肠、小肠等胃肠而言。《灵枢·本输》:“大肠、小肠皆属于胃,是足阳明也。”《伤寒论·阳明病篇》:“阳明之为病,胃家实是也。”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。乳头属肝,乳房属胃,由于妊娠乳肿失于治疗,或复伤气怒,令肝胃积热,血涩不通,气结不散,以致结聚成痈。治宜托里解毒,兼顾胎元,方用托里解毒汤(人参、黄芪、当归、芍药、白术、
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碥·眩晕》。又称头风眩运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妇科易知》:“阴户出物如茄,亦阴挺之类也。”详阴挺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