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痘疹正宗

痘疹正宗

书名。2卷,又有4卷本,书名《痘疹指南》,内容全同。清·宋麟祥撰。刊于1695年。上卷痘疹门;下卷疹症门。作者师承费启泰救偏琐言》,认为痘为先天之毒,治宜攻下,反对用托补之法。故本书内容尤详于痘症的论治,治法归宗汤数方为主,并附若干医案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官翼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人。撰有《养生经》一卷,已佚。

  • 殷子严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本草音义》2卷,已佚。

  • 黄瓜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黄瓜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田锡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曲本草》一书,已佚。

  • 色夭

    皮色枯槁无华。见于久病、津液气血严重耗损的患者。《灵枢·决气》:“液脱者,骨属屈伸不利,色夭。”参夭然不泽条。

  • 胎前赤白痢

    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下痢。详该条。

  • 无根草

    ①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无根藤之别名。②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菟丝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足临泣

    经穴名。代号GB41。《灵枢·本输》原名临泣。《圣济总录》名足临泣。属足少阳胆经。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带脉。输(木)穴。位于足背部,当第四、五跖骨结合部之前方凹陷处,当小趾伸肌腱的外侧。或于第四、五跖骨

  • 清胆泻火汤

    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天津南开医院)。柴胡、黄芩各15克,茵陈30克,半夏、栀子、龙胆草、木香、郁金、生大黄(后下)、芒硝(冲服)各9克。水煎服。功能舒肝理气,通里利湿。治实火型急性胆囊炎,右胁

  • 李明甫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东阳(今浙江东阳)人。精通针法,曾用针术救活义乌县令心痛垂死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