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潘楫条。
【介绍】:见韩懋条。
【介绍】:见汪淇条。
见《中药通报》(5):205,1956。即蛤蟆油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为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喉痧至论》。书中总结既往方书治疗烂喉丹痧的经验为四要法。包括:所刺以泄毒;漱喉以去痰;刮后颈以散毒;通大便以泄火。
指卯时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脾病者,……日出甚。”参见十二时条。
十问之一。寒热是疾病常见证候。问寒热情况主要是辨别疾病的表里虚实,气血阴阳。应联系发病经过及其他证候,区别外感、内伤两大类。外感发热伴有恶寒的,属表证;不恶寒而发热较高的(包括日晡潮热),属里证;寒热
证名。《医碥·汗》:“脱汗,阴盛格阳,汗从阳脱,味淡不咸,如珠不流,为汗绝,不治。”详绝汗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青木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