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白芥子灸

白芥子灸

药物发泡灸之一。用白芥子研末调敷有关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治疗方法。敷贴时间约3~4小时,以局部起泡为度。用治肺结核,哮喘,口眼斜等。也有加用其他药物专治冷哮的。《张氏医通》治冷哮法用白芥子净末、延胡索各一两,甘遂细辛各五钱,共为末,入麝香五分,杵匀,调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,涂后麻瞀疼痛,切勿便去,候二炷香足去之,十日后涂一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①手指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:“指受血而能摄。”②足趾。《素问·厥证》:“阴气胜,则从五指至膝上寒。”

  • 张华

    【介绍】:晋代医生。字茂先。范阳方城(今河北涿县)人。

  • 治疫全书

    见瘟疫传症汇编条。

  • 五运三纪

    即五运三气。详该条。

  • 温病条辨白话解

    书名。浙江中医学院编译。本书将《温病条辨》原文予以语译和注解。对其中与临床实际关系较少的部分原文,予以适当的删节或节译。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,如卷首原病篇和历来各家意见或争论较多的问题(如温病用桂枝汤

  • 固摄

    即收涩法。用于精气耗散,滑脱不收的治法。如自汗盗汗用敛汗固表法;久嗽虚喘用敛肺止咳法;下痢日久用涩肠止泻法;精关不固用固肾涩精法;崩中漏下用固崩止漏法等。

  • 过期不产

    病名。见清·阎纯玺《胎产心法》。亦称过期妊娠。指妊娠足月而逾期半月不产,或月经周期规律,而按末次月经计算,超过42周而未产者。多因气虚或血虚气滞所致。若平素体虚气弱、妊娠足月,无力送胎下行而逾期不产,

  • 信门

    前囟的别称。出《奇效良方》。婴幼儿气血虚弱者,则囟门虚软而不实。

  • 目裹

    出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。即眼睑。详胞睑条。

  • 巴豆贴脐法

    水肿的外治法。用巴豆、水银粉、硫黄,共研匀成饼,先用新棉一片,包药布脐上,外用纱布缚约一时许,自然泻下恶水,待下三、五次,去药。食粥调补止泻。适用于湿盛,水肿腰以下为重,男儿阴囊皆肿,兼有腹痛者(《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