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皮热

皮热

皮肤发热感觉。多由阴虚阳盛所致。《中藏经·寒热论》:“皮热而燥者,阴不足,……皮热而热者,阳盛也。”若仅局部热痛,须防疮痈。《灵枢·上膈》:“其痈在外者,则痈外而痛浮,痈上皮热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截肠

    病名。脱肛之别称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截肠者,脱肛症也。”详脱肛条。

  • 白厚干苔舌

    舌苔白厚而干燥的舌象。为脾胃热滞或邪在少阳之证(见《辨舌指南》)。

  • 香水花

    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铃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

    书名。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编。本书根据明·龚廷贤所撰《药性歌诀四百味》(又名《药性歌》)的原文,在原书四言歌诀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修改,并删去了不切实用的内容,增入了语译注解,同时对不常见的难字

  •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

    类书名。是《古今图书集成》的一部分。520卷。清·蒋廷锡等编纂,刊于1723年。本书辑录自《内经》到清初的医学文献100余种,分类编纂,包括对古典医籍的注释,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,以及有关医学的艺文、记

  • 调经升阳除湿汤

    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一方。柴胡、防风、炙甘草、藁本、升麻各一钱,羌活、苍术、黄芪各一钱半,独活、当归(酒浸)各五分,蔓荆子七分。为粗末,新汲水煎,空腹服。治女子漏下恶血,月事不调,或暴崩不止,多下水浆

  • 豪针

    豪与毫通,即毫针。《灵枢·逆顺肥瘦》:“婴儿者,其肉脆血少气弱,刺此者,以豪针……。”

  • 吴绍轩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文炳条。

  • 宗脉

    宗,总合或汇合。泛指经脉汇集之处。《灵枢·口问》:“目者,宗脉之所聚也。”“耳中,宗脉之所聚也。”提示五脏六腑的精气,通过宗脉上注,发挥其功能。

  • 木疡

    病名。出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木疳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