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目干涩

猜你喜欢

  • 地茄根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地菍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内经入门

   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
  • 渊刺

    古刺法。出《灵枢·官针》。即关刺。详该条。

  • 白苔干黑心舌

    舌心燥黑苔、舌边白苔而干的舌象。为伤寒入里化热之候。若干黑苔刮之不尽,伴有壮热、谵语、口渴、不恶寒、或自汗从头而出,至颈而止等气分热盛症状,可清气分热,兼有里结肠燥时,可用下法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脉诀乳海

    脉学著作。6卷。清·王邦傅纂注,叶子雨参订。刊于1891年。王氏据高阳生《脉诀》予以注释发挥,颇多独到的见解。但书内如营卫循行等内容,杂以玄虚的解释,是其不足之处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。

  • 增订伪药条辨

    见伪药条辨条。

  • 蕲蛇药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斑叶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引线包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金盏银盘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儿暑病

    小儿夏季感受暑邪而引起的病证,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暑为阳邪,故感暑而病者,可见高热口渴等;暑邪有升散的性质,所以侵人则使腠理开而多汗。汗出太多,则气亦随之消耗,气耗轻者,使人少气,倦怠;

  • 顶心

    头顶部的中央部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