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时疫白喉捷要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黄芩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通纬·孝经援神契》:“大暑后十五日,斗指坤,为立秋。”我国习惯作为秋季开始的季节。
即肺气虚。详该条。《诸病源候论·五脏六腑病诸候》:“肺气不足,则少气不能报息,耳聋,咽干,是为肺气之虚也。”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节节花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阿魏丸,见该条。
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即樟树子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暑产。杨子建《十产论》:“热产者,言盛暑之月,产妇当温凉得宜。热甚,产母则头疼,面赤昏晕。若产室人众,热气蒸逼,亦致前患,名曰血晕。若夏月风凉阴雨,亦当谨避。”
见医学衷中参西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