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万邦孚条。
汤剂不规定时间冷服的称饮子。如《宣明论方》的地黄饮子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面根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,见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黄明胶,详该条。
即原气。详该条。
经别六合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指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相合而言。参见六合条。
又称阴虚发热。由于阴液损耗,水不制火所致的发热证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阴虚则内热。”临床主要表现为潮热、夜热,或五心烦热,并且多兼见盗汗、口干,舌红,脉细数等。治养阴清热,或滋阴降火。
病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。指阴中时时排气如矢气之状。多因谷气实,胃气下泄;或气血虚、中气下陷所致。谷气实者,兼见大便秘结不通,排出声音响亮,连续不绝,治宜润燥导下,方用膏发煎(猪膏、乱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