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精要》卷下方。黄芪八两,木香、肉桂、沉香、乳香各一两,当归三两,绿豆末四两。为细末,用姜汁绿豆粉糊为丸,熟水送下。治针砭所伤,恶寒发热,脓水不止,肌肉不生,疮口不敛。
【介绍】:见殷矩条。
古代对长于房中术的女性的泛称。后世许多房中术的专书都冠以“素女”字样。如《隋书·经籍志》有《素女秘道经》1卷,《素女方》1卷。有关素女的说法片段地保留在《医心方》卷二十八中。
病名。系指喉间生肉色赤,层层相叠,饮食吞咽有碍,口中出臭秽之气。《医学心悟》卷四:“喉疮,少阴肾经阴火上冲也。其上腭生疮脾热也;舌上生疮心热也。”《沈氏尊生书》卷二十四:“喉疮,层层如叠,不痛,日久有
又名撮口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产妇在饮食时或睡眠中汗出较多,一般2~3天之后可逐渐减少以致恢复,属正常生理现象。若汗出过多或持续时间长,则属病态。多因体质素弱,复因产时气血耗伤,以致肺气更虚,卫阳不固,腠理疏泄,气阴两虚所致
即疾脉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罗国纲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种福》卷四。即暗乳蛾。属乳蛾类。详乳蛾、暗乳蛾条。
指五种不同体质类型的人。根据人的不同形态,筋骨的强弱,气血的盛衰,区分为太阴之人、少阴之人、太阳之人、少阳之人、阴阳和平之人,并据以论治。《灵枢·通天》:“古之善针艾者,视人五态,乃治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