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消渴小便数,灸两手小指头及足两小指头……。”后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名手足小指穴。位于手、足小指(趾)尖端处。近世以在手者称小指尖,在足者称足小趾尖。主治食注,消渴,小便频
病名。即暑泻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一:“暑泄,夏月暴注水泄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泄泻源流》:“又有暑泄,因受暑邪,烦渴,尿赤,自汗面垢,暴泻如水。宜茹令汤、桂苓甘露饮。”详暑泻条。
丛书名。系宋代董汲所撰《脚气治法总要》、《小儿斑疹备急方论》、《旅舍备要方》三书的合刊本。现有1958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。
病证名。见《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》,指眼生翳膜带青色者。
病证名,见明·张三锡《医学准纲六要》,又名肝虚雀目、鸡盲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:“人有昼而睛明,至瞑黄昏便不见物,谓之雀目。”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:“此证世呼鸡盲,一名雀目……,至晚不见,晓则复明
病名。出施雯《盘珠集胎产证治》。古人对产后患痢,同时身体羸弱者,谓之虚羸痢。参见产后下利条。
辨证的基本方法之一。运用阴阳、表里、寒热、虚实八纲,对病证进行分析、归纳,为施治提供依据。表里辨病位的浅深;寒热辨病证的性质;虚实辨邪正的盛衰;阴阳则是统摄其他六纲的总纲。表、热、实属阳,里、寒、虚属
即龙虎石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指因精血津液亏耗所致的便秘。多因体气素亏,或因发汗、利小便耗伤津液,或病后元气未复,精亏血枯所致。《圣济总录·大小便门》:“或因病后重亡津液,或因老弱血气不足,是谓虚秘。”《洁古家珍·杂方》:“
见顾氏医镜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