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较小量的针灸刺激。针刺,用细短针具,低频率,小幅度,短时间地捻转提插,使患者获得微弱针感者为弱刺激。灸治,则以小炷,少壮或短时间熏灸为弱刺激。适用于体质较弱,耐受性较差,或情绪紧张,易于晕针晕灸的患
指腓肠肌部分。
民族医书。罗秉芬等编译。全书收载编号为P.T.1057号、P.T.127号、P.T.1044号和India Office56卷57号的四篇吐蕃时期藏文藏医学文献。其中两篇是医方汇编,另两篇介绍火灸疗法
病证名。出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。即粉碎骨折。详见骨折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即瞳人干缺。详该条。
出《清异录》。为莎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三方。即鹿茸丸第三方,见鹿茸丸条。
内伤不得卧之一。指肝火扰动心神所致的不寐症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肝火不得卧之症,胁肋时胀,夜卧常惊,口渴多饮,腹大如怀,小腹季胁牵引作痛,痛连阴器。”治宜平肝清火,如用疏肝散,四物汤加山栀、川连,龙胆
经穴别名。出《普济本事方》。即风府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