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羌活冲和汤

羌活冲和汤

伤寒全生集》卷二方。羌活黄芩防风苍术川芎生地黄细辛白芷甘草。水煎服。治感冒风寒四时时疫发热恶寒头痛,骨节烦疼,有汗或无汗,脉浮紧者。若胸胁满闷,去生地黄,加枳壳桔梗;呕恶或有痰,加姜半夏泄泻,去生地黄、黄芩,苍术炒用,加白术、芍药、升麻热泻,去生地黄、细辛,加白术、黄连猪苓泽泻;夹食泄泻,去生地黄,加砂仁;夹暑,加香薷痰嗽,加旋覆花杏仁口渴,加天花粉知母葛根;不作汗,加苏叶,仍不作汗,或汗后不解,再加麻黄;有汗,去苍术,加白术;汗甚不止,加黄芪桂枝、芍药;热多,去细辛,加柴胡;夏月,加石膏、知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儿脾病证治

    儿科五脏病证治之一。脾恶湿,故病多体重,困倦多睡,不思饮食,泄泻。热证则目内黄,尿黄。口疮口臭,烦易饥,宜泻脾胃蕴热,用泻黄散。寒湿困脾,脘腹胀满,泛恶欲吐,食纳减少,消化不良,苔白脉缓。宜芳香化湿,

  • 真火

    即肾阳。详该条。

  • 白桃树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丝棉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心合小肠

    脏腑相合之一。心与小肠在生理上相互配合,在病理上互相影响。心主血,小肠主泌别清汁,奉心生血。心热下移小肠,可出现小便赤涩或尿血;小肠实热,每见心烦、口舌糜烂。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脉互相络属,一脏一

  • 半架牛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古钩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赤龙爪

    见《普济方》。为棘针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吐乳泻黄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指婴儿吐乳而兼腹泻,且排泄物呈黄色而臭的证候。因伤热乳引起胃肠积热所致。治宜清肠和胃。用黄芩汤加减。

  • 薄疾

    喻脉来之急迫速疾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阴不胜其阳,则脉流薄疾,并乃狂。”

  • 法文淦

    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功甫。江苏宜兴人。承家学,精于医,于伤寒一科尤有心得。著有《伤寒详解》、《诊余丛谈》等,未见传世。子燮廷、徒金国香,均以医著。

  • 天瓜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瓠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