翳
病证名。见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卷三。通常指引起黑睛混浊或溃陷的外障眼病,以及病变愈后遗留于黑睛的瘢痕,如凝脂翳、宿翳等。实证多由肝风热邪引起,虚证常属肝肾亏损,阴虚火旺等,由外伤引起者,亦不少见。治法:实证多以疏风清热,解毒泻肝为主;虚证又宜滋养肝肾,养阴清热;后期则以明目退翳为主;外伤者宜行血祛瘀外,可参照上述治法。从广义而言,凡眼内外遮蔽视线之目障皆可称翳。除包括上述之外,某些内障也称为翳,如圆翳、惊震翳等即是。
病证名。见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卷三。通常指引起黑睛混浊或溃陷的外障眼病,以及病变愈后遗留于黑睛的瘢痕,如凝脂翳、宿翳等。实证多由肝风热邪引起,虚证常属肝肾亏损,阴虚火旺等,由外伤引起者,亦不少见。治法:实证多以疏风清热,解毒泻肝为主;虚证又宜滋养肝肾,养阴清热;后期则以明目退翳为主;外伤者宜行血祛瘀外,可参照上述治法。从广义而言,凡眼内外遮蔽视线之目障皆可称翳。除包括上述之外,某些内障也称为翳,如圆翳、惊震翳等即是。
病名。癫病的别称。《证治准绳》卷五:“癫病俗谓之失心风。”详癫条。
丛书名。14卷。清·周学海撰。刊于1896年。《脉义简摩》8卷;《脉简补义》2卷;《诊家直诀》2卷;《辨脉平脉章句》2卷。周氏自称这四种“皆依旧义而衍释之。《简摩》,正义也;《补义》,余义也;《直诀》
《杂病源流犀烛·面部门》卷二十二方。枸杞子(酒水拌,分四份。一用小茴香三钱炒,去茴;一用川椒三钱炒出汗,去椒;一用青盐三钱炒;一用黑芝麻三钱炒)八两,白蒺藜四两,当归头(酒炒)、熟地黄各三两,石决明、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天爵,号飞霞道人。四川泸州人。因父母生病,考科举不中,遂外出,去峨眉山等地去求师学医。后于1522年撰《韩氏医通》一书,强调四诊在鉴别病证上的重要性,并对书写病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即子烦。详该条。
医论著作。2卷。原题清·叶桂选定。本书选集历代医家论病、论脉、论治著作70余篇,大多简明。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。
书名。又名《详注难经脉诀直解》。清·莫熺撰。2卷。书成于1669年。本书是《莫氏锦囊十二种》的一种。莫氏注释《难经》以滑寿《难经本义》的理论为主,并附莫氏个人心得作为补充。
【介绍】:参见周扬俊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蕤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本草家。善于辨别中草药,撰有《加诠杂注本草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