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审视瑶函》卷四方。车前子、黄芩、木通、陈皮各一钱,淡竹叶二十片,茯苓、枳壳、炒栀子、荆芥穗、苍术各八分,甘草三分。为粗末,水煎,去渣热服。治小眦漏,时流血水。
指足位分娩。清·员从云《产科一得》:“婴儿足先出者,名曰颠倒。”详倒产条。
见清·沈明宗《医征女科》。即产后玉户不敛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疟疾之古称。《周礼》:“秋时有疟寒疾。”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称“疟寒之疾”。亦指寒疟,参该条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主要论述十二经在皮肤上的分属部位,故名。内容并从皮肤上出现的变化测知经脉的病变。文中还指出了邪气由浅入深、由表入里的传变过程,提示及早诊断和治疗。
骨名。出《素问·骨空论》。又称,又名血盆骨。即锁骨。参见拄骨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薯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一般指表证自汗的病机而言。包括:①卫弱营强,因卫气虚弱,汗液自行溢出,症见身不发热而时有自汗。②卫强营弱,因阳气郁于肌表,内迫营阴而汗自出,症见时发热而自汗,不发热则无
眼的部位。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:“气之精为白珠。”即白睛。详该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即蚕豆壳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