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小腹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皂角刺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又名预颅,即颅。指头部骨骼,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。
见《吉林中草药》。即蜘蛛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韩文海条。
【介绍】:上古时代药学家。相传为黄帝之臣,从事采药,著有《采药录》等,对药物性味及作用有所叙述,原书已不传。
病名。见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即胬肉攀睛。详该条。
《审视瑶函》卷三方。炒牛蒡子、羌活、黄连、黄芩、薄荷、防风、连翘各等分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治目肿如杯,疼痛,泪多,羞明。
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……内解写于中者十脉。”王冰柱:“……五脏之脉,左右各五,故十脉也。”
即平肝熄风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