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赶风柴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脆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柯琴条。
见理瀹骈文摘要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胎前头痛。详该条。
痰饮之一。①指狭义的痰饮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痰饮诸病候》:“流饮者,由饮水多,水流走于肠胃之间,漉漉有声,谓之流饮。”参见痰饮条。②指痰饮流注无定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痰饮源流》:“流饮,饮水流行,遍体俱注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陕西人。曾在太医院任职,读医书较多。著有《伤寒撮要》(已佚)、《针灸详说》、《针灸集书》等书。
古病名。痿的别称。因四肢痿弱,变易正常的作用,故名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三阳三阴发病,为偏枯痿易,四支不举。”张志聪注:“痿易者,委弃而不能如常之动作也。”详痿条。
见王伯龙《养儿宝》。即差经。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资源植物手册》。为老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