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肝足厥阴经病证

肝足厥阴经病证

病证名。指足厥阴肝经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肝足厥阴之脉,……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仰,丈夫疝,妇人少腹肿,甚则嗌干面尘脱色。是主肝所生病者,胸满呕逆,飧泄,狐疝遗溺闭癃。为此诸病,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,不盛不衰,以经取之。”《脉经·肝足厥阴经病证》:“肝气虚则恐,实则怒。”又:“病先发于肝者,头目眩胁痛肢满。”又:“肝病者,必两胁下痛小腹,令人善怒,虚则目,无所见,耳无所闻,善恐,如人将捕之。”此外,尚列举了肝中风肝胀肝著肝痹肥气等多种病证。参见肝病有关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消山虎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伤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肝热痿软

    病证名。指恼怒伤肝,肝气怫郁,木燥火生,筋膜干急所致的痿症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肝热痿软之症,汁溢口苦,两胁攻刺作痛,筋膜干急,筋缩而挛,此《内经》肝热痿弱之症也。”治宜疏肝理气,滋水涵木,舒筋活络等

  • 八段锦

    ①小儿指纹名称之一。又称八片锦。见《四诊抉微》。指小儿指纹形状及其伸延方向的各种类型的合称。如鱼刺形主惊风痰热;垂针形主伤风、泄泻;水字形主食积;乙字形主肝病惊风;环形主疳积吐逆;珠形主病危。此外还有

  • 清者温之

    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清稍次于寒,温稍次于热。即偏于寒性的病证,可用温性的方药治疗。

  • 肉桂子

    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桂丁之别名,详桂丁条。

  • 痘疹四合全书

    丛书。清·吴学损辑。刊于1676年。本书系《痘疹金镜录真本》、《痘疹心法秘本》、《痘疹百问秘本》、《痘疹图像》(此书又包括《痘疹玉髓图像》及《痘疹集图善本》二种)及《麻疹心法》等书的合刊本。因前四种均

  • 拂拂发热

    证名。即翕翕发热。《内外伤辨惑论·辨寒热》:“翕翕发热,又为之拂拂发热。”详见该条。

  • 彝医动物药

    民族药著作。贺廷超等编。载药224种。按彝医传统用药习惯分为肉、鱼蛇、虫、胆、骨、油、血、心肝肺肠、肾鞭胎卵、分泌物、皮毛、排泄物等12类。并介绍每种药在其它民族医的用药情况,主治、性味、功效等的异同

  • 雨癞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乃水癞愈后,余毒在肾所致。其症全身斑驳或赤或白,日久眉须脱落。相当于结核型麻风。

  • 挟痈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即腋痈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