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崔氏纂要方》。为槲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九方。桃枝白皮一握,朱砂、炮附子、豆豉、炒吴茱萸各一两,栀子仁十四枚,当归、肉桂各三两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匕,加生姜三片,水煎服,日三夜一服。治中恶霍乱,心痛,胸胁痛,喘急。
见洞天奥旨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不寐多寐源流》。即魇。详该条。
用祛风解表药疏散风邪的治法。风为外感病证的先导,故解表必须疏风。风寒表证用防风、桂枝、藁本等;风热表证用薄荷、牛蒡子等;风湿表证用羌活、白芷等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学真传》。为忍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五。即达生散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素问玄机气宜保命集·泻论》。即水泻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泄泻源流》:“水泄,肠鸣如雷,一泄如注,皆是水。”详水泻条。
股和胫的总称。即大腿和小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