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肺损

肺损

病名。五脏虚损之一。又称损肺。《慎斋遗书·虚损》:“虚损一证,或从上而损下,如金衰卫弱而多外感之来,则气伤而肺损。”《难经·十四难》:“一损损于皮毛,皮聚而毛落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虚损劳瘵源流》:“损肺伤气,毛槁皮焦,急宜养气,宜四君子汤。”《类证治裁·虚损》:“考《难经治法,损其肺者,益其气,保元汤。”参见虚损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钉铜皮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海桐皮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椅当

    正骨器械。出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,即椅靠背。指用木制有椅当(靠背)椅子。椅当上垫棉垫,适用于肩关节脱臼复位。让患者侧坐于椅上,把椅当置于患侧腋下,患肢垂于椅当外,一人固定患者于椅上,医者两手持患腕上部

  • 兑端

    经穴名。代号DU27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督脉。位于上唇尖端,当人中沟下端皮肤与上唇粘膜之移行处。布有面神经颊支、眶下神经分支及上唇动、静脉。主治癫狂,口唇动,齿龈痛,鼻塞,鼻出血;以及口腔炎,鼻炎

  • 重下痢

    病证名。指以里急后重为突出的痢疾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七:“重下利者,此是赤白滞下利,而挟热多者,热结肛门,利不时下而久气,谓之重下利也。”治宜清热活血。用芍药汤加减。

  • 食癖

    病证名。癖疾之一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九十一。指食滞不化,积聚成癖,潜匿于右胁间者。其癖按之若无物,有时而痛,如觉有物,外症寒热如疟,多惊叫。宜以消食化癖为治。参见乳癖条。

  • 王三乐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存斋。高邮(今属江苏)人。喜读百家之说,尤穷究医理,医名闻于江淮。主张为医者当“仰揆天时,俯察地宜”,重视运气学说,并以之按症处方,治多效。撰《医学至要运气指明》2卷(1614)

  • 疳证

    见《婴童百问》。即疳。详该条。

  • 腐苔

    如豆腐渣堆铺舌面,颗粒大,松而厚,容易刮脱,表示内聚浊邪,由于胃中阳气有余,蒸发骨中浊腐之气上升而成,多属热证。

  • 石硫黄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硫黄,详该条。

  • 骈胁

    胁部肌肉丰满、外观不见肋骨条痕。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。”一说骈胁指肋骨连合为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