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“此症世呼鸡盲,一名雀目,……至晚不见,晓则复明。”(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)。详雀目条。
见《中国动物图谱·鱼类》。即鳗鲡鱼,详该条。
书名。郑怀贤编。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整理。全书共11章,分述正骨学简史,人体正常骨骼,骨折与脱位,软组织损伤及其他骨伤的原因、症状、治疗、验案等,特别对手法操作附有较多的插图,内容比较实用。
《类证话人书》卷十七方。半夏、桂枝、炙甘草各等分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匕,加生姜四片,水煎放冷,少少含咽。治寒邪中人,邪伏少阴,咽痛,下利,脉微弱者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卜芥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食蟹中毒候》。症见胸闷烦乱,精神不安,或更见腹痛,吐利不止等。治宜解毒温中。《本草纲目》卷四载有解蟹毒药苏汁、藕汁、冬瓜汁、干蒜汁、芦根汁、橙皮、丁香等。
又名募原。①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气客于肠胃之间,膜原之下。”王冰注:“膜,谓膈间之膜;原,谓膈肓之原。”丹波元简认为:“盖膈幕(膜)之系,附着脊之第七椎,即是膜原也。”(《医剩
即白睛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对《内经》颇有研究,尤精针灸学。撰有《明堂论》1卷,已佚。
病证名。亦名妊娠头痛。见《女科秘要》卷二。多因孕后阳气虚衰,感受风邪;或因血聚养胎,阴虚阳亢,及血虚等因而致头痛。感受风邪者,兼见发热,头痛连及项背,宜疏风止痛,用川芎茶调散;阴虚阳亢者,兼见头胀而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