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大四块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级医刊》(5):57,1959.即芭蕉油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蛇节疔,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即三丫苦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中藏经》卷上。即瘿与瘤的合称。或单指瘿。参见瘿条。
出《延年方》。为牛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儿科。又名哑科。见《医学正传》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襁褓至一岁,曰牙儿。二岁曰婴儿,三岁曰奶童,四岁曰奶腥,五岁曰孩儿,六岁曰小儿,以至十五岁,皆以小方脉治。”
《医宗说约》卷五方。轻粉三钱,冰片五分。为细末,用猪脊髓调匀摊贴患处,同服十全大补汤。治疮久不收口,元气虚极者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即带下三十六疾中之七害。一指七种病因,二指七种病症。《诸病源候论》:“一者害食,二者害气,三者害冷,四者害劳,五者害房,六者害妊,七者害睡。”《干金要方》卷四:“一曰窍孔痛不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著有《群方秘要》三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