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腻浓厚的食物。长期多食,不但损伤脾胃,还会发生痰热和疮疡等病证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乌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经验广集》。为荔枝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即旱芹,详该条。
十水之一。《中藏经·论水肿脉证生死候》:“黄水者,其根起于脾,其状先从腹肿也。”参见十水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月经不调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《灵枢·痈疽》:“发于颈名曰夭疽。其痈大以赤黑,不急治,则热气下入渊液,前伤任脉,内熏肝肺”。②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指有头疽生于耳后一寸三分高骨处。左名夭疽,右名锐毒,俱属少阳胆经。多因情志内
五代时官名。五代时无医疗机构的设置,仅设此职以掌管医事。
【介绍】:见袁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