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喘》。指肾中水邪上干于肺的气喘。《景岳全书·喘促》:“水病为喘者,以肾邪干肺也,然水不能化而子病及母,使非精气之败,何以至此。”《医学纲目·喘》:“肾喘则呕咳。经云,少阴所谓呕咳上
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九。即肾气丸,见该条。
①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小飞扬草之别名。②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委陵菜之别名。③见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为铁苋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辨析疾病证候。为辨证论治的基本环节之一,参见辨证论治条。
见深师方条。
即病邪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”参见邪条。
即螳螂子。又作妬乳。各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明远。湖南潭阳(今属黔阳地区)人。长于儿科。撰《幼科汇诀直解》9卷,对于幼儿临症诊治,各种病证,包括外伤、疯狗咬伤、误吞异物等,皆有论述。所列治法中,列有初生病推拿法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仙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图注八十一难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