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治疹全书》。即疹后失音。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手厥阴经别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七:“此疮多生于足后根下,赤烂内有肉丝,缕缕如麻根相似,故名之。”由肾虚,气血不足所致。治宜补肾养血。内服十全大补汤或肾气丸,外搽轻乳生肌散。本病类似跟腱部疮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茅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参见本草纲目万方类编条。
小便不利症之一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内伤小便不利包括热结小便不利、偏渗小便不利、气虚小便不利、阴虚小便不利、阳虚小便不利。详各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三。即异功散第一方,见异功散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蛇蜕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海洋生物》。为干苔之别名,详干苔条。
医经名著。简称《内经》。以黄帝、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著,成书约在战国时期。原书18卷,即《素问》和《针经》(唐以后的传本改称《灵枢》)各9卷。书中以医学理论为主,兼及针灸、方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