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腰痛痧

腰痛痧

痧证之一。《痧胀玉衡·腰痛痧》:“痧毒入肾,则腰病不能俛仰。若误饮热汤、热酒,必然烦躁昏迷,手足搦搐,舌短耳聋,垂毙而已。”痧中肾脉或左尺虚微,右尺洪实,或兼歇止者,急刺腿湾出黑血;刺中魁穴,以香油钱刮命门穴。方用桃花散等。参见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味之一。辛为金味,入通于肺,故为肺所主之味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辛入肺。”辛味药物多入肺经,有宣肃肺气的作用,如麻黄、苏子之类。但有的辛味药亦有润燥作用,如知母、紫菀、百部等,故《内经》有“肾苦

  • 大暑

    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通纬·孝经援神契》:“小暑后十五日,斗指未,为大暑,六月中。”这时,正值中伏前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常为一年最热时期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火郁之发,太虚肿翳,大明不彰,炎火行,大暑

  • 李奭(shì 式)

    【介绍】:辽代医生。析津(今北京大兴县)人。1120年(保大二年),父处温结交都统萧干,立魏王为天锡皇帝,以奭为少府少监,提举翰林医官。后事败,父子均被杀。

  • 史载之

    【介绍】:见史堪条。

  • 牛刺竻菜

    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大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余景和

    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听鸿。江苏宜兴人。师事费兰泉,曾先后在孟河(属江苏常州)、常熟应诊,贫病不计报酬,医名甚著。撰有《余注伤寒论翼》、《诊余集》、《外证医案汇编》、《余听鸿医案》等。子孙继其业。

  • 西黄醒消丸

    即犀黄丸,见该条。

  • ①与乱相对。引伸为安定、集中、专一。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:“凡刺之真,必先治神。”②平、正常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长则气治。”③主管、管理、调节。《素问·太阴阳明论》:“脾者,土也,治中央。”《素

  • 心风疝

    古病名。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:“阳明有余,病脉痹,身时热;不足病心痹;滑则病心风疝。”《类经》卷十七:“滑则燥热生风,热则主于心也,故为心风疝。”参见风疝条。

  • 痘疮见形

    又名见点、放点、见苗。为痘疮将现的迹象。小儿出痘,一般发热三日后见点,热势较缓,皮肤上即见淡红色的痘疹,光泽稀落深藏于皮肤内,摸之有坚实感。《医宗金鉴》分顺、逆、险三证。①发热三日见点,热减身和,不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