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心
即舌中。详该条。
即舌中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灵枢·五禁》。大量出汗之意。有见于外感病发汗之后,汗出表解而渐愈者。有热迫津液外泄,大汗出而里热转甚者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发汗后,大汗出,胃中干,烦躁不得眠,欲得饮水者
肾藏精,人的生殖发育,须赖肾脏精气的作用,故称。参见先天、先天之本各条。
儿科著作。6卷。清·陈复正撰。刊于1750年。书中整理辑录了古代儿科学的一些主要内容。卷1论小儿赋禀、诊法、初生儿疾病的防治等;卷2~4分述儿科多种病证(包括内科杂证及外科疮疡),每病除辨证立法外,并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备急灸法》。位于背部,取穴时以绳量取肘横纹至中指尖长度,令患者跨竹竿上,挺背正坐,并令两人抬扛,两人扶定,使足尖离地寸许。然后以绳之一端着尾骨尖,沿脊直上,尽处标点,以此点向两侧各开1
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。即时行寒疫。详该条。
推拿方法名。即喉科擒拿法。见擒拿法条。
见《珍珠囊》。即灯心草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隋代养生家。字文休。撰《帝王养生要方》6卷。
【介绍】:参见杜光庭条。
病名。即蟠蛇疬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