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当归枳壳汤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仲春痹。十二经筋病候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足太阳之筋,……其病小指(趾)支跟肿痛,腘挛,脊反折,项筋急,肩不举,腋支缺盆中纽痛,不可左右摇。治在燔针劫刺,以知为数,以痛为输,名曰仲春痹也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即莲生桂子花,详该条。
水泻的古称。又称注泄、泄注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因泄下如水注之状,故名。详水泻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金门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学入门·水肿》。即风肿。详该条。
①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虎耳草之别名。②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磨盘草之别名,各详该条。
骨名。额骨的眶部。眼眶的上缘。
见《湖南科技情报(医药卫生)》1973;(3):44。为八月札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蒋维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