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莺翁

猜你喜欢

  • 神仙碧霞丹

    ①《银海精微》卷下方。当归、黄连各二钱,制没药、麝香、冰片、白丁香各二分,马牙硝、制乳香各五分,铜绿一两(一方无冰片、白丁香)。为细末,熬黄连膏和丸,龙眼核大,每次一丸,新汲水化开点眼,日二次。治眼疼

  • 魏桂岩

    【介绍】:见魏直条。

  • 排石汤六号

    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遵义医学院)。虎杖(或三棵针)30克,木香、枳壳、大黄各15克,金钱草(或茵陈)30克,栀子四钱,延胡索15克。水煎服,每日12克,体壮证实者可日服二剂。用药后疼痛加剧,可

  • 太清导引养生经

    气功学专著。撰者不详。《通志·艺文略》著录,北宋初《云笈七签》已收载,当为宋以前作品。全书以论述行气及导引动功为主,介绍了许多功法,如赤松子导引法,赤松子坐引法,宁先生导引法,王子齐八神导引法,虾蟆、

  • 脉影图说

    见人元脉影归指图说条。

  • 痘花眼

    病名。见佚名《广勤轩遗稿》。系痘疮入眼之俗称,详该条。

  • 阴跷脉

    奇经八脉之一。其循行路线,据《难经·二十八难》载:“阴跷脉者,亦起于跟中,循内踝上行,至咽喉,交贯冲脉。”又《灵枢·脉度》:“(阴)跷脉者,少阴之别,起于然骨之后,上内踝之上,直上循阴股,入阴,上循胸

  • 元亨疗牛马驼集

    见元亨疗马集条。

  • 少阳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外台秘要》:“少阳维二穴,在内踝后一寸动筋中是。”所述位置似与足少阴肾经太溪穴同位。近代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将其定位在太溪与复溜穴正中间。主治脚气,下腿慢性湿疹,狼疮,下肢麻痹等。直

  • 心气虚

    证名。心气虚弱所致的证候。①由老年脏气日衰,汗、下太过,或劳心过度心气耗损所致。症见心悸,短气(活动时加剧),自汗,胸闷不舒或痛,面色白,体倦乏力,舌质淡,舌体胖嫩,苔白,脉虚等。《素问·方盛衰论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