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虚聋

虚聋

耳聋的一种。指因虚证而致听力减退或消失者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十四:“虚聋者肃肃作声。”《丹溪心法·耳聋》:“又有耳触风邪,与气相搏。其声嘈嘈,眼见光,为之虚聋。”多由肾虚气血亏耗,或病后风邪乘袭所致。属阴虚者,宜滋肾丸四物汤肾气丸等方;阳虚者,用八味丸、益肾散、磁石汤等方。《医述·耳》:“虚聋由渐而成,必有兼证可辨:如面颊黧黑者,精脱少气嗌干者,肺虚;目善恐者,肝虚;心神恍惚,惊悸烦躁者,心虚四肢懒倦,眩晕少食者,脾虚。”参见耳聋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针刺疗法

    针灸疗法的一大类。简称针法。指应用特制的针具,刺激肌体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。一般是指用毫针刺激经穴、奇穴等治疗疾病(即体针);如以其它针具及特殊刺激形式或刺激特殊部位的穴位者,则另有专称。如耳针疗法、

  • 误吞针

    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六。不慎将针误吞入,哽于喉间,宜急取出之。或可用“磁石磨如枣核大,钻眼,以线穿令吞喉间,针自引出”(明·薛己《口齿类要》)。

  • 腰热

    指腰部有热的感觉。见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。腰为肾之府,肾虚或邪气在肾,可见腰热。《医学纲目》卷五:“热在腰或痛属肾。肾居腰,肾热则当腰亦热。”参见发热条。

  • 养生要括

    食疗著作。明·孟笨著。1卷。书于1634年。本书虽以《养生要括》为名,其内容则仅限于饮食卫生与食疗。在饮食卫生方面,提出三条准则:一戒轻杀,二善调理,三知避忌。全书将食疗诸品分成水、谷、菜、果、鳞、介

  • 三实

    ①辨证的三类实证。《难经·四十八难》:“人有三虚三实。”三实指:紧牢为脉实;发病急剧,病由外入,卒然不能说话为病实;病变局部坚牢拘急、疼痛拒按而不痒为症实。②五运六气所指的年、月、时俱盛的气运。《灵枢

  • 花心风

    病名。见谢观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花癫。详该条。

  • 累济散

    即雷击散,见该条。

  • 息积

    古病名。指胁下胀满,气逆息难或有形块的病症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:“病胁下满,气逆,二三岁不已,是为何病?歧伯曰:病名曰息积,此不妨于食。”《证治准绳·积聚》:“息积,乃气息痞滞于胁下,不在藏府荣卫之间,

  • 行健汤

    《医醇賸义》卷二方。黄芪、人参、茯苓、当归各二钱,白术、白芍药(酒炒)、陈皮、砂仁各一钱,甘草、木香各五分,青蒿梗一钱五分,料豆三钱,大枣二枚,生姜三片。水煎服。治脾劳,饮食不调,或行役劳倦,积久脾败

  • 鼻孔

    七窍之一。位于鼻翼下方的孔窍。是呼吸空气出入的通道。古人认为观察鼻孔的出气,可以测候膀胱水道是否通利。《灵枢·师传》:“鼻孔在外,膀胱漏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