蛆
出《集韵》。即五谷虫,详该条。
出《集韵》。即五谷虫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中医药》(10):64,1957。为千斤拔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药物的气味性能不甚猛烈者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常毒治病,十去其七。”
出《肇庆志》。为杧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叶小峰《本草再新》。即西瓜霜,详该条。
证名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病筋脉相引而急,病名曰瘛。”瘛与拘挛、拘急之义相近。参见拘挛、拘急、瘛疭各条。
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浆水,详该条。
《种福堂公选良方》卷三方。白芷、生半夏、天南星、肉桂、乳香、没药、胡椒各一钱,川乌、三七、蟾酥、草乌各二钱,丁香八分,麝香少许,花蕊石二钱半,风茄子三钱。为细末,外敷。用于外科手术麻醉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字仲讷。宛丘(今河南淮阳)人。少喜医方,遍读古医书,为医博士。后隐居,信佛教,传其方于子孙。
指经血下陷、漏血不止的病证。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:“妇人陷经,漏下黑不解,胶姜汤主之。”参见崩漏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阳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