蛔
蛔虫。古文献中的蛕、蚘,均为蛔的异体字。参见蛔虫条。
蛔虫。古文献中的蛕、蚘,均为蛔的异体字。参见蛔虫条。
内科杂病专著。清·郑树珪原作,王满臣等编校。书中用问答体裁阐述了67种内科杂病的证治,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。1959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即和胃,详该条。
症名。亦称蛔咬心痛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三:“蛔心痛,心腹中痛,发作肿聚,往来上下行,痛有休止,腹中热,善涎出,是蛔咬也。”《医灯续焰》卷八:“蛔咬心痛……大痛不可忍,或吐青黄绿水涎沫,或吐虫出,发有
丛书名。清·米子榛辑。刊于1879年。包括《锡麟宝训》、《达生篇》、《产宝》、《福幼编》、《保婴易知录》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、《童蒙训》七种。
指肾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肾者作强之官,伎巧出焉。”张志聪注:“肾藏志,志立则强于作用,能作用于内,则伎巧施于外矣。”马莳注:“惟肾为能作强,而男女构精,人物化生,伎巧从是而出。”故肾气盛则精神健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北魏医生。清河(今河北省境内)人。善长针灸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扁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太阴肺经。详该条。
见孙氏医学丛书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鱼鳖金星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