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螽(zhōng 终)斯丸

螽(zhōng 终)斯丸

①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一引王同知方。生地黄(酒洗)、熟地黄(酒蒸)、当归(酒洗)各四两,茯苓川芎赤芍药枳壳(麸炒)、黄芩(酒炒)、延胡索(酒炒)、青皮各二两,陈皮苏木红花五灵脂各一两,炒干姜五钱,甘草二钱,香附(童便浸,春三、夏二、秋四、冬五日)一斤。为末,用艾煎汤,入醋打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四十至五十丸,空腹酒或白开水送下。治妇人赤白带下经候不调,或前或后,或行时小腹作痛,腿膝麻痹,腰腹痛子宫不能摄养。②见《产育宝庆集》卷下。即秦椒丸,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理瀹外治方要

    见理瀹骈文摘要条。

  • 尾闾骨伤

    病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尾闾骨即尾骨,又名撅骨、尾桩骨。因跌打垫撞所伤。局部肿痛,压之加剧,活动可有骨声,步履、坐卧、翻身受限。治宜手法复位,给予固定,药物治疗同背脊骨折条。

  • 祁彦辅

    【介绍】:见祁宰条。

  • 复气

    运气术语。指报复之气。如上半年发生某种胜气,下半年即有与之相反的气候发生;或五运中某运偏胜,即有另一运以报复之,称为复气。参胜复条。

  • 背阴草

    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凤尾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涌吐

    即吐法。详该条。

  • 吴氏中馈录

    食疗烹饪著作。著者不详。收于元人陶宗仪《说郛》,名为《浦江吴氏中馈录》。《绿窗女史》、《古今图书集成》亦载。是书载录脯鲜、制蔬、甜食三个部分,共七十多种菜点制作方法,都是江南(主要是浙江)民间家食之法

  • 指压麻醉

    用手指按压穴位来达到镇痛、镇静作用,以便进行手术的方法。又称点穴麻醉。常用于拔牙、甲状腺切除、骨折复位、关节脱位复位等手术中。

  • 肾经疟

    病名。疟疾之一。又名温疟。《症因脉治·肾经疟》:“肾经温疟之症,肌肉消,脑髓烁,先见烦躁发热,躁状畏人,热势稍衰,复返归肾,又见寒候,此肾经冬受风寒温疟之症也。肾经温疟之因,冬受风寒,藏于骨髓,至春阳

  • 病蟹叉

    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