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顾世澄条。
见《中国药典·一部》1977年版。为山枝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名词。出《玄女经》。亦名臭鼠。即阴蒂。
病名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:“此症因气郁有痰而生,在喉中两边两条红色为甸气。”又《喉科紫珍集》上卷:“回食单即甸气,生帝丁之旁。”治宜解郁理气,祛痰利咽。方可用半夏厚朴汤、温胆汤加木香、香附、郁金、黄连等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槐角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肺脾受热毒,口舌生疮,或肺胃受热,又或受酷热炎暑炉火之毒,俱生此症。”症见咽喉口舌生疮,色黄,或白或紫红,肿痛甚,有碍饮食与吞咽。治宜降火解毒。用野菊花、蒲公英、山栀、甘草、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侍候帝王的医生。始设于秦代,相当于后世的御医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医生。渤海(今河北省境内)人,余未详。
指热邪伏于冲脉和任脉的病机。热伏冲任,可使阴精暗耗、肾阴亏损,或迫血妄行。临床表现为低热、腰痠痛、下腹疼痛、崩漏等妇科疾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