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衈(ěr 尔)

衈(ěr 尔)

病证名。衈者,“耳血也”(《玉篇》)。《红炉点雪》卷一:“耳出血曰衈。”系指耳中出血。由少阴亏损,虚火上炎致者,耳中血出淡红,不疼不肿,或兼见手足心热,唇红颧赤脉象细数等。治宜养阴、清热、止血。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。或由厥阴肝红实火上冲致者。耳中血出多鲜红,肿痛并作,口苦溲黄,脉来弦大有力。治宜平肝、泻火凉血,止血。可选用龙胆泻肝汤犀角地黄汤等加减。外伤亦可致耳中出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允蹈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家藏《外科保安要用方》3卷。已佚。

  • 膏滋

    即内服的膏剂。详膏剂条。

  • 巴戟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巴戟天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蜂巢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露蜂房,详该条。

  • 善变

    指动作多变,辗转不安的症状。《灵枢·癫狂》:“饱则善变。”

  • 心下急

    证名。指心窝部有迫急不舒感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过经十余日,反二三下之,后四五日,柴胡证仍在者,先与小柴胡汤;呕不止,心下急,郁郁微烦者,为未解也,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。”

  • 葱涕

    出《千金·食治》。为葱汁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吴鹤皋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昆条。

  • 张华

    【介绍】:晋代医生。字茂先。范阳方城(今河北涿县)人。

  • 索择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。即皮肤粗糙,干枯无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