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调和荣卫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调和荣卫汤

    《外科正宗》卷三方。川芎、当归、陈皮、独活各一钱,赤芍药、白芷、乌药、大茴香、黄芪各八分,炙甘草、红花各五分。水煎后,入酒一杯服。治流注初起,气血凝聚,结肿不散者。

  • 环项发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又名落头痈。因发于颈项之周围,故名。见症因初发部位不同而异。发于哑门穴下者,多发寒热,拘踡,闷乱,纳少;如颈项俱肿者,乃毒流少阳,多险症。治同有头疽。

  • 郑麈(zhū 主)

    【介绍】:清末医家。字玉挥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为当地喉科名医郑宏绩之孙,承家学,撰有《喉科秘钥》一书,由许佐廷(乐泉)增订,于1868年刊行。

  • 五时

    即春、夏、长夏、秋、冬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脉出于气口,色见于明堂,五色更出,以应五时,各如其常。”

  • 肉疽

    病名。泛指阴疽。《灵枢·利节真邪》:“有此结,中于肉,宗气归之,邪留而不去。有热则化为脓。无热则为肉疽。”

  • 水百足

    见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一箭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断(yǐn)

    见《千金要方·论证》。同龈。详牙龈条。

  • 楼护

    【介绍】:西汉时期人。父为世医,楼护年少时曾研读医书,后又投身政界。

  • 鸣显

    鸣,声音;显,显露形色。指显露声色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令鸣显。”

  • 黄昏

    指戌时。详十二时条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日中至黄昏,天之阳,阳中之阴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