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余奉仙条。
病证名,指小儿因心经受病而悸动不安。《活幼心书》:“小儿心悸不常,及遍身肿痛,或手足不随,此为惊瘫候也。”其病多因心经热盛,火热扰动心神所致,《幼幼新书》卷八:“心膈邪热,神志不宁,惊渴悸烦,夜不安卧
《医学传心录》方。青皮、当归尾、香附、柴胡各一钱,官桂五分,槟榔、橘核、木通、赤茯苓各二钱,大茴香(微炒)、紫苏各七分,黄柏三分,炒荔枝核七个,生姜一片。水煎,空腹热服。治肝经湿热下注,不得泻越,或为
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虎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仁斋直指方》:“盖十二经脉上络于耳,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,则脏气逆而为厥,厥气搏入于耳,是为厥聋。”或兼有眩晕之证。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。参见暴厥而聋。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为其管盘绕于肛也。”即环肛漏。参见该条。
推拿手法。用一手或两手握持治疗部位,一松一握,反复进行。多用于四肢部。
证名。见《理虚元鉴·阳虚三夺统于脾》。又称脚软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杨用安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即密陀僧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