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为紫贝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司牧安骥集条。
《医略六书·杂病证治》卷二十四方。熟地黄六两,鹿茸、菟丝子(酒炒)、肉苁蓉(酒洗,去甲)各四两,煨天麻、五味子(姜汁炒)、怀牛膝(酒炒)、木瓜(姜汁炒)各一两半。为末,炼蜜为丸,每服三钱,米汤送下。治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刺蒺藜,详该条。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为绿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痔的一种。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:“此痔形似鸡冠,硬而赤肿作痛,搔破后则出血流水”。治宜铜绿、乳香、没药、威灵仙、寒水石(煅)各五钱,甘石一钱,胆矾三钱,海螵蛸五钱,为细末,以猪胆汁调匀搽之。
出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为痘疮收靥发热的证候。详收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女科知要》。即妊娠大小便不通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木疳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因饮食水谷误入气管致肌肉痉挛而引起。例如呛逆、呛食……等。②称受有害气体刺激致气逆而咳嗽者为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