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五。即二母散第一方,见二母散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小儿生下遍身肌厚,肉色通红,满月以后,渐渐消瘦,白睛粉红色,五心热,大便难,时时吐涎。多由在胎时,母食甘肥,湿热太过,深入胞中,以致形质虚肥。治宜清泄湿热。用大连翘饮加减。
指寒之在气分者,多与素体脾胃阳虚有关。宜桂枝加附子汤,或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之类。
见《医学入门》卷七。即加味逍遥散第一方,见该条。
见金匮要略编注条。
见素问遗篇条。
见《医学入门》卷七。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九,见该条。
见《友渔斋医话六种》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樗叶,详该条。
阳热炽盛、偏胜。一般指邪热盛,而人体正气亦盛。表现壮热、无汗、气粗、烦躁、口干等证候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阳盛则外热。”